「抗疫在路上」疫情一线半边天 巾帼何曾让须眉
越是特殊的时刻,越能映射出人性的光辉,而这光辉的缔造者,正是那些平凡的人民英雄。笔者拿到抗疫服务名单的时候,发现女同胞还不少呢。她们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在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过程中,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战胜疫情的决心,尽其所能的奉献着“半边天”的力量,用事实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
「红颜柔肩担重任,送去温暖护民生」
叩叩叩......“您好,根据曲江疫情指挥部要求现在做问卷调查,请您开门前佩戴好口罩!”
“请问,咱们户内一共居住几人?今天上午做核酸的有几人?请出示一下核酸报告......”
“家里有没有行动不便的老人、病人或孕妇?”
“生活物资是否充足?有没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
每一户至少15个问题,这些话,每天要一遍又一遍地问……
作为一名二胎宝妈,周静同志在简单征求家人意见,安顿好孩子们后,抓紧去社区报了名。疫情期间,她承担了较多地上情下达工作,从疫情指挥部领任务,召集志愿者组队说明工作要求,开协调会安排具体工作内容,帮志愿者领口罩等防疫物品。
在配合核酸检测的过程中,逐户调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是最基本的要求!让周静同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户两个老人和一个脑梗的儿子居住在一起,老两口都是党员,除了要求上门核酸检测外,在生活上没有提任何要求。了解这家人的情况之后,周静同志第一时间将这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反馈给社区,并说明需要关注原因,又在调查表上画了个重点符号,交给所在辖区的管委会。还有需要化疗的、需要孕检的......她和其他工作人员都一一查验核酸报告、做好记录,对有特殊需求逐条反馈。
周静同志说,相比眼袋快长到苹果肌的疫情指挥部人员,她的工作是间歇性的,大致不会特别辛苦。每次看到其他人的憔悴和困顿,都会说一句“谢谢,辛苦你们了”!通过这次志愿服务工作,她深深体会到基层工作者面对的是人生百态,不是一个文件能够囊括的,也不是一个制度能够解决的。
她说:“已经看到疫情拐点的我们,这个时候更不会大意。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摘下口罩的我们或许互相不认识,但是我会永远记得和大家一起奋斗的点滴!
「可爱的小妹妹,当了回勇士」
程小丹,一个可爱的小妹妹,这是笔者初次见她时的印象。她是我们此次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年龄偏小的女生。打开丹丹发来的word文档,字里行间透着一名抗疫志愿者的认真和专注。
根据社区安排,她配合所在社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包括维持秩序、测体温、提醒排队间隔等;在做好辅助医护人员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配合政府发放物资,和近期下派的摸排小区内孤寡老人、孕妇和潜在或有就医需求的人员登记上报的新任务。
丹丹提到,虽然她所在社区没有确诊病例,但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疫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在此期间,确实存在一些扎堆下楼乘电梯、购买外来生活物资的情况,所以她一直提醒大家,也同时做好自己个人防护。她说,这次抗疫志愿服务,让她感同深受地体会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不容易,需要在核酸前做许多准备工作,需要在寒冷的天气里坚守的时间更久,需要长期保持一个工作状态,存在不能按时吃饭、不能及时上厕所等情况。这让她想起前年初的那次疫情,更加理解和感恩服务过我们的防疫工作人员,也为自己如今能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
疫情期间,单位相关领导的慰问,安排配送的防疫和生活物资,让她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在后续的抗疫工作中会更加安心,更有力量。
谢谢我们的丹丹,为大家站好岗,守好家,你是最可爱的人!
「助力抗疫热心人,哪里需要去哪里」
刘晓宁同志是2021年12月25日加入所在社区当志愿者的,主要协助社区做防疫宣传,维持核酸检测排队秩序,分发政府“爱心菜”等任务。
在抗疫服务过程中,晓宁同志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统计登记住户数据出谋划策、设计表格,根据住户数量合理安排核酸检测时间和点位,协助物业挨家挨户上门叫业主下楼做核酸,保证了小区核酸检测率。她看到露天工作的医护人员,全天候地受冻,就把家里的热水瓶送给他们取暖,自己家的插线板、笔记本电脑等也提供给核酸检测点统计数据使用。热心的她,还将自己的物资赠送给小区的保安保洁民工等被困的困难户,解决了大家在疫情突发时遇到的各种各样措手不及的困难。
这次抗疫志愿服务,让晓宁感触最深的是:一站五六个小时的寒冷,冻得手脚没知觉的坚持;发政府“爱心菜”挨家挨户“串门”到半夜;帮助小区内因疫情突发,缺锅少灶日常生活有困难的保安、保洁和农民工朋友,还有业主群里那一封封感谢信,一串串鼓励认可的话……
非常之时,必有特别之人,非常之事,见证患难之情。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热心人”的一路同行,我们才能怀抱坚定的信念,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期盼着春天载着希望与曙光早日来临。
我们的“娘子军”正以她们细心、耐心、热心的特点志愿服务着所在社区,在平凡的抗疫工作岗位上,耕耘着不平凡的成绩,用她们的真诚、勤劳和智慧赢得依赖与尊重。这些天,她们不甘落后,沉下身子,以上率下,为所在社区的抗疫服务工作打造了坚实的后盾,做出了无声的奉献。「抗疫在路上-系列报道4」(数据中心 编辑)